中國未來鋒線的答案!王俊杰目標沖擊NBA
中國男籃對陣沙特的關鍵時刻,20歲的王俊杰一次撲防過大被判三分犯規(guī),主教練郭士強勃然大怒,當眾對著他咆哮:“他能投進嗎?!”整個替補席鴉雀無聲,王俊杰黑著臉被換下場,第四節(jié)被牢牢按在板凳上。
短短48小時后,同樣的場地,同樣的教練,卻上演了不同的劇本。當王俊杰在印度隊頭頂投中第三個三分球時,籃網(wǎng)清脆的刷網(wǎng)聲點燃了全場。他全場5投全中,三分3中3以100%命中率砍下13分,正負值高達+26全場最高。場邊的郭士強這次為他瘋狂鼓掌。
三場亞洲杯小組賽,他分別貢獻10分、13分和11分,三分線外干拔跳投、罰球線金雞獨立、快攻突破暴扣,讓球迷驚呼中國男籃終于找到了“鋒線答案”。
王俊杰的籃球道路與眾不同。當同齡人紛紛踏上CBA賽場時,他選擇了一條更艱難的路,14歲就到海外開始了籃球之路,大學時期加盟NCAA一級聯(lián)盟的舊金山大學。
這條路并非坦途。大一賽季,他在球隊的34場比賽中僅替補出戰(zhàn)20場,場均只有可憐7.5分鐘。從U19世界杯的得分王到NCAA板凳末端的落差,沒有擊垮這個年輕人。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泡在訓練場。
大二賽季初甚至更加艱難,他連續(xù)兩場被DNP,坐在板凳最末端感受著職業(yè)籃球的殘酷。命運的轉(zhuǎn)機出現(xiàn)在球隊主力四號位球員重傷,王俊杰臨危受命首發(fā)出戰(zhàn)。盡管首秀10投僅1中,但他用防守端的拼勁贏得了教練組的信任。整個大二賽季,他出戰(zhàn)33場,其中24場擔任首發(fā),坐穩(wěn)了主力位置。
國際賽場上,王俊杰打出了超越年齡的成熟度。亞洲杯對陣沙特的首秀,他上半場就獨取10分,成為破解對手聯(lián)防的利器。在罰球線區(qū)域,既能中距離跳投,又能精準分球給底角隊友,還能持球攻擊籃筐。
防守端從NCAA磨礪出的堅韌。王俊杰讓這位印度男籃的核心全場11投僅4中,完美完成任務。熱身賽中他有過單場3蓋帽2搶斷的全能表現(xiàn),證明自己能夠覆蓋1到4號位的換防。
沖擊NBA的道路上,王俊杰面臨三大挑戰(zhàn)。最明顯的是三分穩(wěn)定性。NCAA生涯三分命中率僅30%,雖然熱身賽提升到42%,但距離NBA鋒線球員平均36%以上的標準仍有差距。
對抗下的終結(jié)效率是需要突破的第二道關卡。在NCAA比賽中,有過10投1中的低迷表現(xiàn),罰球命中率也不足60%。這種起伏在NBA賽場將被放大。最后是防守經(jīng)驗,亞洲杯上被郭士強批評“防守執(zhí)行力未達要求”的一幕,在高水平對抗中仍需積累判斷和選位的經(jīng)驗。
舊金山大學的球探報告這樣評價:“王俊杰擁有2米06身高和2米07臂展,體型接近空間型四號位,籃球智商和戰(zhàn)術理解力突出?!?/p>
王俊杰已經(jīng)明確表態(tài):“希望在大學畢業(yè)后沖擊NBA,不行就征戰(zhàn)發(fā)展聯(lián)盟。”如果能被選中,將成為歷史上第一個NCAA進入NBA的中國球員,為中國籃球人才培養(yǎng)開辟全新路徑。
波特蘭開拓者的訓練館里,另一位中國新星楊瀚森正為新賽季做準備。而在太平洋另一端的NCAA賽場,王俊杰充滿了許多可能性。這個20歲鋒線的故事才剛剛開始寫下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