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75大球星之皮特-馬拉維奇——一個神奇的男人(下)
可惜拿到得分王的這個賽季卻是手槍馬拉維奇最后的巔峰。
1977-78賽季,馬拉維奇因為一個膝蓋進行手術(shù)以及另一個膝蓋遭遇細菌感染開始頻繁缺席比賽,接下來的兩年,手槍的速度慢了下來,球隊的作用也不再那么明顯。于是1979-80賽季,馬拉維奇為爵士出戰(zhàn)17場比賽就被球隊裁掉。幾天后他來到了由當時的新秀拉里·伯德領(lǐng)隊的凱爾特人隊,在為綠隊出場的26場比賽中,他場均貢獻11.5分,這是他職業(yè)生涯最后的一年。
手槍的投射尤其是遠投能力超強,只是那個年代還沒有引入三分球,當NBA三分線姍姍來遲出現(xiàn)時,已經(jīng)是他生涯最后一個賽季了。巔峰已過、一身傷病,上場時間寥寥無幾的手槍,一共投出了15個三分球并且命中了其中的10個。對于這個熱衷遠距離投籃的射手來說,這條線來得太晚了,在那個年代拿三分說事就很離譜,不過也許我們錯過了這位第一代三分王??纯丛?jīng)他所創(chuàng)造的得分記錄,都是沒有三分線的時候做到的,而如今他只能面對自己傷痕累累的膝蓋,無奈選擇退役。諷刺的是他一退役,凱爾特人就奪冠了,曾經(jīng)的埃爾金·貝勒悲情的命運也降臨在了他的身上。
馬拉維奇職業(yè)生涯得到24.2分+4.2籃板+5.4助攻退役后的馬拉維奇生活并不順利,父母相繼離世,他開始變得厭世,乖戾,為了克服失去雙親的痛苦,也為了尋求生命的意義,他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接觸基督教,并且受洗成為信徒、后來又信封印度教、避世不與外人接觸、堅持素食主義、又練起了瑜伽、堅信外星人以及UFO的存在、又追求長生不老。然而始終都沒有走出低潮,直到他再次面對籃球,他終于又重拾了那份摯愛的火焰,這一次他要贏得勝利……
也許馬拉維奇不是一個能象喬丹那樣極度渴望勝利的人,但是他的球風影響了不少知名的控衛(wèi),像之前說的庫里、魔術(shù)師、還有納什和基德等人。伯德也說過從他的身上領(lǐng)悟到了作為球員應(yīng)該時刻保持著自信和主宰力,或許大鳥正是將這兩種特性發(fā)揮到極致,才造就了他說到做到的“逼王”傳奇。
說起說到做到,對于手槍仿佛就是預(yù)言一般,神奇的是手槍曾在1974年的一個采訪里,像預(yù)言自己死亡一樣開玩笑地說:“我不希望在NBA里打10年籃球,然后等到40歲的時候,因為心臟病死在籃球場上?!苯Y(jié)果一語成讖:1980年手槍因傷宣布退役,果然在NBA征戰(zhàn)十年;1988年,走出低潮、重拾籃球熱愛的手槍,在加利福尼亞的某個球館,馬拉維奇參加了一場3V3的比賽,不幸心臟病發(fā)作,死在了籃球場上,而這一年他正好40歲。
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出于人道主義,醫(yī)生解剖了手槍的尸體研究并尋找他的死因,卻驚奇的發(fā)現(xiàn)他心臟天生缺少一根冠狀動脈,這種病人通?;畈贿^20歲,而他不僅活到了40歲,還能出現(xiàn)在NBA賽場上創(chuàng)造一段屬于他的表演時代,這簡直就是奇跡。
1987年手槍入選名人堂;1996年,馬拉維奇入選NBA50大巨星,是唯一一位在入選時已離世的球星。2021在這篇文章之前我講述過他是歷史唯三的能退役三件球衣的傳奇人物。
終其一生,他是籃球場上真正的詩人,也做過萬眾矚目的超級球星,可同時又是隊友教練眼中的毒刺。他年少輕狂,卻用一生都在尋找自己的生命的意義,然而真諦難尋,始終不得,直到他死去的那個瞬間,他恍然意識到,他生命的意義就是這“該死”的籃球。
因籃球而生,因籃球而戰(zhàn),因籃球而死,他的人生是充滿情節(jié)的劇情。據(jù)消息稱,《謊言之城》的導演布拉德-福爾曼將以手槍馬拉維奇的生平故事為題材,拍攝一部傳記電影。因為這部電影的緣故,手槍的粉絲史蒂夫-納什也已經(jīng)為此合作了六年時間。作為球迷我也想看一看這部電影,期待它的上映。